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8的文章

從雄中到全國——作文,或許只是個形式,而生命,才是之所以需要提筆揮灑的核心價值

圖片
這篇,我想表達的,就僅是感謝,感謝,再感謝。 從校內賽、市賽到全國賽,一路上或許充滿荊棘,但如今驀然回首,那曾經荒蕪的土地上竟綻放了萬紫千紅。論努力及付出,我很確定的是,其實我是沒什麼資格享受如此盛景的,只能說,上天很眷顧我。(也所謂「出來江湖混總是要還的」,人生中有捨有得,大抵也是種趣味。自然就看開這次段考爆掉這件事了。) 約莫四、五月時分吧,默默的接受了國文老師的推薦,默默的以潦草的字跡、「反正也不會得名吧」的態度簽下了切結書,默默的思考要如何在兩三個星期內把之前寫作的手感找回來。於是,以此為藉口跑到圖書館借了朱天心的《擊壤歌》,一直很想看的一本書。爬梳朱天心在北一女度過的絢麗青春,咀嚼她多情的筆觸和豐沛的情感,雖無緣完成那本青春記事,但讀時讚嘆於那純熟的寫作技巧、細膩的觀察和體悟,於我而言已是滿足。 就帶著這本沒有看完的書的記憶,我站上了校內賽的戰場。 一個半小時度過,我只依稀記得,自己在前二十分鐘幾乎不知如何下筆,不知是無法緊握一個個快速飛馳的思緒?還是腦筋一片空白,毫無立足點可言?總之,這篇〈鑰匙〉雖讓我勉強撐過了三張六百字稿紙大關,但走出考場,前所未有的空虛與無助似乎硬生生的將我與作文繁花似錦的世界隔絕了。 結果,不到兩個星期,成績揭曉——第二名,第一名從缺。我那連自己都認為不知所云的曠世爛作,就這樣被釘在校內布告欄任人批評譏笑。好吧,縱使之前那張胡亂簽下的切結書並未註明第二名是否有義務參加市賽,但就這樣硬著頭皮去吧。 接下來,每次作文的練習,都是絞盡腦汁的搾乾,都是江郎才盡的掙扎。 科學班的暑假從不比平日更悠閒,為了作文市賽,被迫在滿滿的時間表中「硬擠」了一個撰寫作文的時段,才能給老師一些交代;當然,如此敷衍了事的態度也總是在批閱後的作文到手之後,將我的信心擊潰。凝視著滿江紅的批閱痕跡,細讀著老師對我作文的批判和建議,我害怕自己再也沒有勇氣提筆,我擔心自己會在滿山滿谷的教科書中喪失了上天曾賜予我的禮物。 這段時間的心情十分掙扎,課業表現並不理想的我,需要投入更多時間讀書、消化知識,眼前也有大大小小的自然科競賽想要嘗試,有龐雜的專題內容需要思考,大可以將此次作文比賽作為一個休閒活動便可;但,既然需要花這麼多時間練習作文,到底要不要把得獎當作我的目標? 我何嘗不想全力

2018.09.14 臺南一中108級科學班成果發表會N8ture

圖片
原本以為從澳洲回來之後,早已把今年的快樂時光揮霍殆盡,沒想到,這天下午,我居然還有這麼多的福氣擁有數不清的笑聲。 成發啊,成發,什麼是最好的成發? 經歷了雄中、南一中和中一中,三所學校、五場成發的洗禮,我想問的是,一個所謂的「好的」成發,應該是什麼樣子? 專題內容,應以應用性高為重,抑或是應趨向對專業領域有所貢獻? 講演方式,應以專業術語將研究內容清楚表達,抑或是以淺白的語詞粗略描繪輪廓即可? 場地布置、手冊美編、成發服裝、串場影片,應要使人耳目一新甚至大聲激賞,抑或是只求簡潔、整齊? 一場成發,這麼多的面向,總會顧此失彼。 那,我們要的成發,會是什麼樣子? 明年此時,要記得回答過去的我拋出的這個問題。 青春吶! 熾熱的午后、熱血的高中生,織就了青春最錦繡的布幅。 誰會花個 30 分鐘,站在熙來攘往的前站,只為了搜尋晚餐覓食攻略? 誰會騎著好不容易借來的臺南公共腳踏車,雀躍的繞過台灣文學館、興奮的穿越永樂市場,耗費一個小時,最後卻發現,又回到了最初的臺南火車站? 誰會為了一碗度小月、一碗森茂碗粿、一碗「那個年代」,在赤嵌樓附近晃到九點多還不回家? 誰會為了一個同學的手機(和他的腎臟),從西門圓環用雙腳全力衝刺到府前路? 就是我們,一群瘋狂的高中生。 啊,這樣的晚上,這樣的青春,真叫人永生難忘。 欸,不要忘了,學測或指考過後,要衝一波環島喔。

2018.08.20-2018.09.01 The Trip to Australia

圖片
啟程 低能群成形(? @小港機場 八月二十日,拖著差點拖不動的十八公斤行李箱,回想起去年的這個時候——「(滑著 IG 限時動態)學長姐出國了耶~」「啊明年就換你去了啊」「蛤~可是還要考完六次段考欸,我會不會撐不到那個時候啊」 現在,手上緊緊握著反覆修改了好幾次的自製手冊(雖然在小港機場就弄丟了 = = ),拉著行李箱上的藍色吊牌,感覺一切都好不真實。出國兩個星期,會不會出什麼大事?在澳洲,會不會因為英文不夠好而面臨許多困境?對於這趟旅程,既期待又有些許畏懼,有著不少美好的想像卻又怕被一一戳破。 不過在還沒抵達澳洲之前,就有了很多獨特的回憶—— 第一次辦理快速通關。雖然省下了很多排隊時間,但沒能看到海關人員在護照上蓋個「出境」的印章,好像少了些出國的味道和熟悉感。 機票拿反QAQ @香港機場 第一次在香港轉機。只可惜有拍攝野夢成發影片的任務在身,不然應該好好見識見識這樣規模龐大的機場啊~除了有數不清元素的{登機門}集合,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為了要能在飛機上剪接影片,在登機門前死命地抓住能在香港機場使用網路的每分每秒。或許在外人眼中,我們就是一群可以為了達成目標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瘋子吧。 第一次感受在飛機有多難睡。待吃完有些難以下嚥的飛機餐,飲畢因同學惡作劇而顯得五味雜陳的蘋果汁,筆電的電量逐漸跌落至個位數,該是闔眼的時候了。不知是因為座椅無法躺平,抑或是第一次坐長途飛機的興奮未能消除,又或是飛機座椅實在過於堅硬,翻來覆去還是不得安穩入眠。 總之,澳洲時間六點多,睜眼看著電視上的飛機圖騰已經蓋過了 Great Barrier Reef 的字樣,我告訴自己: 這將是我第一次踏上澳洲的土地,或許也會是最後一次。接下來,要放亮我的雙眼,洗淨我的靈魂,感受這自然的輕聲細語。 關於轟家 一開始的確對轟家有些許希望破滅的失落。 自馬來西亞移民的轟家,為了要讓孩子們擁有雙語環境,規定孩子們在家中要以中文交談。麻煩來了,我應該要入境隨俗,尊重他們的教養方式,還是和轟家說明我想要以英文做溝通的需求?一開始的我選擇了前者,但當天晚上即開始懊悔了。花費了不少錢踏上這塊異鄉土地,卻過著與台灣無太大差異的生活,值得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吧。但我卻懦弱的一直到三天後才開口。所幸轟媽爽快的答應

野一片夢之海v7.0

圖片
七夢就這樣結束了。有種特別複雜的感覺。 從六夢走到七夢,說真的,丟出了很多問題和懷疑。上次的科技部成發,我們花了不少時間,討論了野夢的本質:到底是為了給小孩更酷炫的知識,還是純粹當個陪伴者?到底我們這樣出隊,是能幫助他們,還是傷害他們?到底我們這樣拋頭顱、灑熱血,是不是只是一種傲慢的自我麻醉? 從六夢走到七夢,對我而言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思考事情的時候,會用更多的問題去延伸一個很平面的問題。雖然,這些問題往往難以獲得解答;雖然,我們的經驗仍不夠豐富;雖然,我們的思考模式仍不夠成熟,但是,在午夜夢迴之際,靜靜的反思所走過的路,懷疑著看似合理的事物,似乎,正是如此,才能在野一片夢之海中,找到自己向前的動力,探尋微光中的那條路。 從六夢走到七夢,家庭的羈絆還是在的。不管是課業、家庭活動、學校報告,都成為家中擋住我前往青山國小的理由。每一次密籌、開會,都讓家人很擔心我是不是太累了。一次扮演好多好多個角色,累,當然累,但是我知道,這群人,很值得我們去付出心血。 這條路上,即使有重重阻礙,即使常會在一片漆黑中徬徨,但,我知道,還是有好多好多人,願意牽起手、搭起肩,一同勇敢的向前。 疑問 短短的三天營隊,它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為什麼不可以把自己的聯絡方式提供給小孩? 有事在身,又有小孩黏在身上時,該去陪小孩,還是乖乖的去辦事? 要怎麼當個好的隊輔,而不只是好的哥哥姊姊? 在野夢看下來,辦營隊的人的初衷,不外乎是想要用一己之力幫助他人、想要訓練自己的某些方面、想要讓自己的生活更精彩、喜歡小孩等等。 剛開始進入野夢的我,算是個極度不成熟的人吧,覺得我在「幫助」那些偏鄉的孩子;第二次出隊的我,對我們的定位有個模糊的意象,想要把握這三天,去和小朋友好好聊聊;到了這一次,再度踏上青山這塊土地,卻帶著好多好多疑問和不確定而來。這次就是有一種感覺,感覺自己在這條路上走得越久,就越多對於營隊本質的疑問。只不過,大部分的問題都無從解答,而是需要經驗的累積。 我也常常問我自己,到底這麼堅持的待在野夢,像烈士般的奮力抵禦課業、家庭的雙面夾擊,是為了什麼?「出過隊就夠了,該體驗的都有了」、「高三還可以回來嘛」、「大學也有很多類似的活動不是嗎」、「寶貴的暑假,是時候把之前的知識漏洞好好補一補吧」 …… 這些銳利的問題刺入肌膚、深入腦門,痛,但是

一年(二):我失去了什麼?為什麼這樣空虛?

圖片
就這樣又過了呢。一年。 去年的我,每個星期二中午都得拿著外出單,跳上校門口的 92 自由幹線公車,搖搖晃晃的駛向雄中;去年的我,還很喜歡去圖書館借來一大堆微積分和微分方程的書,好想要把不會的東西通通搞懂;去年的我,能明目張膽的在家剪著畢業影片、在學校窩在電腦教室裡與威力導演纏鬥,享受著那單純的快樂;去年的我,還會每天寫著密密麻麻的聯絡簿、還會秉持著最真實的本心、還會一再提醒自己莫忘一生中的信念…… 但現在呢?感覺自己在這一年老了很多。 並非在這一年毫無收穫——我可以很自豪的和這個世界說,我確實得到了很多東西:在競爭力超強的班級中,看到好多比我聰穎卻又比我努力許多的同學;在野夢這個大家庭裡,我對偏鄉服務的看法有了巨大的轉變;在製作專題的過程中,我慢慢摸索到做研究的脈絡和精神;認識了很多學長姐,引領我邁向更有挑戰的未來;在暑假時開始學點 C++ ,讓我一嘗 coding 的樂趣…… 那我到底失去了什麼? 不知從何開始,我成為了那個隨波逐流的人:大夥兒開地獄梗,我也跟著起鬨;大家一起說老師的不是,我也會多補上幾句;原本與那些比較不得人緣的同學以禮相待,現在卻會自動戴上「他們是邊緣人」的偏光鏡;周遭的好友常以髒話表達自己的情緒,我也開始常爆出這些之前認定的「地雷」。 不知從何開始,沒有每天寫日記的習慣,讓我的字跡逐漸潦草,也讓我在寫作時常提筆而不知從何下筆,筆墨交織而成的作品卻又空洞、毫無質感可言。 不知從何開始,少了每天和同學一起跑步的時光,體力猶如甫自沙場上征戰歸國的將士般,不斷的垂直下落,卻又眼睜睜的看著先前的訓練成果一去不復返。 不知從何開始,我不再默默為他人做事,反而功利的想要得到對自己最有利的處事方式,讓自己在做最少事的情況下得到最高的分數,或是令人厭惡的自認為已經做了很多而到處嚷嚷,貶低、鄙視他人努力付出的成果。 不知從何開始,覺得自己就不是那塊讀書的料,看著一直衝不高的成績,心裡不斷在極度自卑與自我麻痺的光譜之間遊蕩。理科方面的排名,或許會因為理解能力比較差而爬得不高,但看到文科居於班上中間偏下的排名,又自我安慰著些「反正那些科目的加權不多」等等之類。這是逃避心理吧,之前的我最憤恨的東西? 不知從何開始……好多好多,我曾經一步一步累積的成果,現在就在我眼前一個一個崩塌。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