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0-2018.09.01 The Trip to Australia


啟程

低能群成形(? @小港機場

八月二十日,拖著差點拖不動的十八公斤行李箱,回想起去年的這個時候——「(滑著IG限時動態)學長姐出國了耶~」「啊明年就換你去了啊」「蛤~可是還要考完六次段考欸,我會不會撐不到那個時候啊」

現在,手上緊緊握著反覆修改了好幾次的自製手冊(雖然在小港機場就弄丟了= =),拉著行李箱上的藍色吊牌,感覺一切都好不真實。出國兩個星期,會不會出什麼大事?在澳洲,會不會因為英文不夠好而面臨許多困境?對於這趟旅程,既期待又有些許畏懼,有著不少美好的想像卻又怕被一一戳破。

不過在還沒抵達澳洲之前,就有了很多獨特的回憶——

第一次辦理快速通關。雖然省下了很多排隊時間,但沒能看到海關人員在護照上蓋個「出境」的印章,好像少了些出國的味道和熟悉感。

機票拿反QAQ @香港機場
第一次在香港轉機。只可惜有拍攝野夢成發影片的任務在身,不然應該好好見識見識這樣規模龐大的機場啊~除了有數不清元素的{登機門}集合,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為了要能在飛機上剪接影片,在登機門前死命地抓住能在香港機場使用網路的每分每秒。或許在外人眼中,我們就是一群可以為了達成目標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瘋子吧。

第一次感受在飛機有多難睡。待吃完有些難以下嚥的飛機餐,飲畢因同學惡作劇而顯得五味雜陳的蘋果汁,筆電的電量逐漸跌落至個位數,該是闔眼的時候了。不知是因為座椅無法躺平,抑或是第一次坐長途飛機的興奮未能消除,又或是飛機座椅實在過於堅硬,翻來覆去還是不得安穩入眠。

總之,澳洲時間六點多,睜眼看著電視上的飛機圖騰已經蓋過了Great Barrier Reef的字樣,我告訴自己:

這將是我第一次踏上澳洲的土地,或許也會是最後一次。接下來,要放亮我的雙眼,洗淨我的靈魂,感受這自然的輕聲細語。

關於轟家

一開始的確對轟家有些許希望破滅的失落。

自馬來西亞移民的轟家,為了要讓孩子們擁有雙語環境,規定孩子們在家中要以中文交談。麻煩來了,我應該要入境隨俗,尊重他們的教養方式,還是和轟家說明我想要以英文做溝通的需求?一開始的我選擇了前者,但當天晚上即開始懊悔了。花費了不少錢踏上這塊異鄉土地,卻過著與台灣無太大差異的生活,值得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吧。但我卻懦弱的一直到三天後才開口。所幸轟媽爽快的答應我這厚臉皮的要求,否則我大概要抱憾終生了。同樣的,又因為遲遲不敢向轟媽表達我想要參與他們家庭活動的心情,只好透過學校老師的轉達,卻也因此產生了一點誤會:轟媽以為我因缺乏關心而感到無助,因而每晚均待在房間中;但事實上,幾次嘗試在八點多的家庭時間走到客廳卻發現空無一人時,我所能做的,當然也只是回到我的寢室中休息啦。化解誤會之後,在澳洲轟家那夢寐以求的精采時光便揭開了序幕。

若要我用精確的詞彙描述住了兩個星期的轟家,我會用「安穩」這兩個字。

一個很謹慎的亞洲家庭,一群很有趣且頗有家教的小孩,雖然可能迫於轟爸轟媽必須時常照顧小孩,而沒有像同學們的轟家時常帶出去走走逛逛,雖然不像大部分的寄宿家庭以英文為主要溝通語言,雖然不常準備澳洲當地的食物讓我嘗鮮,但我很喜歡轟媽內斂不浮誇的說話方式,那樣輕輕柔柔的溫暖;很喜歡轟爸真誠的微笑,那份值得信任的誠懇;很喜歡小孩們好動活潑的個性,那些喚醒我童年的笑鬧聲。我會永遠記得,轟爸每天載我到學校的溫馨交談、遞給我一瓶「王老吉」的笑容、讓我體驗澳洲生活的達美樂之旅;轟媽為我準備的美味午餐、細心解答我的每個愚蠢問題、邀我一同包越式春捲的古道熱腸;Joanne拉著我一起看《綠野仙蹤》的童趣、聽我彈〈月亮代表我的心〉的專注、一再問我 ”How do you call a dear with no eye?” 卻忘記自己昨天早已問過我一模一樣問題的可愛;Jayden大聲吆喝我跟他玩戰鬥陀螺的活力四射、注視著我一筆一畫勾勒出忍者龜和小小兵時的閃亮雙眸、每天早上出門前和我說再見的清脆嗓音;Jeremy和我一起玩人體腳踏車時的咯咯笑聲、能化解尷尬的轉頭遊戲……

這個家很溫暖,很棒,完完全全超乎我的預期。

更幸運的是,我感覺我有兩個轟家——

第一個在澳洲的星期六,轟媽輕輕敲門後的聲音好不真實。她說,剛剛佳諺和宇彤的轟媽Christine詢問我,要不要和他們一家人一起在庭院觀星?一開始的我幾乎無法相信我自己的耳朵。畢竟,雖前一天就已經嘗試融入我的轟家,但在這個屋簷之下只有自己一個來自雄中的學生,那種寂寞感還是不得療癒。因此,我沒有猶豫太久,便點頭答應了。

那天晚上,星星很美,自己組裝望遠鏡的天文怪人很狂,但最讓我高興的,是在這片熠耀的星空之下,能和同學們聚在一起的溫暖感受,即使晚上九點多的布里斯本很冷,但我的心中一直燃燒著那份悸動和溫存。
之後,之所以會認為,我這一生中的快樂額度在這兩周內快速消耗殆盡,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總是帶我到處體驗許多新鮮事。

有夠冷><但是星星真的超美!
星期日下午,我們打了保齡球和雷射槍戰。這兩個活動都是我的初體驗,保齡球鞋雖有些堅硬且悶熱,保齡球雖對我而言有些笨重(在此之前我只有打過大魯閣的迷你保齡球><),但還是難掩我對這從天而降的機會的興奮。更令我意外的是,我以新手之姿打出了我們球道的最高分!!!不過雷射槍戰可就沒有那麼順利了,或許是肢體真的不夠協調,又或者是對規則的陌生,在攝氏十來度的溫度之下飆出一身汗,仍只拿到同學們一半的分數,著實有些不甘心啊。即使如此,我想,重點並非結果,而是這個不斷嘗鮮的過程:真正在保齡球道前螢幕上閃爍著的,並不是那些英文流行歌曲的MV,而是不畏未知的精神與價值;真正永遠迴盪在迷宮中的,並不是硬梆梆的”You’re shot!”,而是那些可貴的笑鬧聲,以及在逆境中仍不斷向前的步伐。
我是真的第一次打我沒裝弱

星期三下午,我們到黃金海岸投入海洋沁涼的臂彎。一開始看到那潔白的沙灘,對於是否要除去鞋襪讓我猶豫許久,但當我終於將雙腳十趾赤裸裸的陷於流沙中——天啊,那樣細緻的觸感,帶來了重返童年的幻覺,自此之後,我們就像個褪去包袱的稚童般,以手指在沙灘上書寫青春的印記,以陌生的律動拍下了人生第一部抖音。這奔放瘋狂的下午,就如同晚上入口的培根蛋漢堡與薯條,齒頰留香,韻味無窮。
黃金海岸是個網美好地方(?

我的另一個轟家<3

星期五,在澳洲的最後一夜,最後一次受邀與他們一家人到山頂遠眺城市閃爍光點,不過,與其欣賞那異國的美景,我更喜愛在休旅車上那熱絡的聊天與笑聲,但這美好的一切,似乎就要在我嚥下爽口美味的霜淇淋後,與他們一同化作昨日的花。這兩個星期過得很快,快到我難以將每個瞬間精準捕捉,存在我稍嫌狹小的記憶體空間中,著實令人唏噓……

謝謝他們,從不因為我不算是家中成員而將我冷落在一旁,反而將我真正是為家中的一份子,不計較的為我支出餐費,還親切地與我閒話家常,讓我在澳洲的生活更添趣味。

當然,也被很多同學說我享有特權,但我想說的是,要是讓我在「能與其他人的轟爸轟媽一起出去玩」和「有其他同班同學住同一個轟家」,我仍會毫不遲疑的選擇後者。

總之,謝謝這兩對轟爸轟媽,我在澳洲,很幸福。

關於學校


Calamvale Community College,是我們在南半球的另一個學校。

剛開始踏入學校,映入眼簾的是高掛在校旗旁的青天白日滿地紅,讓一群經過長途飛行而疲憊不堪的學生為之振奮。天啊,看到如此熟悉的景象,踏上異鄉土地的緊張與未知都煙消雲散。雖然Welcoming Party有些漫長,但交予我們的精心準備的歡迎禮、完備的時程表與相關資料,這間學校的熱情與細心可見一斑。

在課程開始之前,免不了的要先熟悉一下當地的時間規劃啦~

早上的三節課間,有一次的morning tea,同學們在溫煦的陽光下、廣闊的中庭中圍成圓圈,互相分享參與的課程和轟家準備的午餐(我的午餐通常被大食客同學們合力吃得精光);中午的lunch break則因為午餐早已化作體內的食糜,所以就由我們自己彈性調整為各類點心的互助時間;下午則大都在上完一堂課之後,於兩點左右放學。
每天的午餐小圈圈

在六天的學校時光中,大部分的課程都是當地學生揮灑創意、自由思考的時間。英文課時,有名劇〈羅密歐與茱麗葉〉文本分析與小說〈The Outsiders〉「考試」(其實就是另類的報告,只不過有限時罷了);科學課時,要完成碳酸鈣與鹽酸反應速率的實驗報告;設計課時,能利用不同的思考方式與切入點,設計出對生活中有益的新發明;音樂課時,依據不同學生的專長進行才藝表演的練習……還有偶爾出現的圖書館自由時間,讓在澳洲的學習步調顯得悠閒卻又充實。

一開始,我對充滿報告的世界懷抱相當的嚮往。大概是身為升學主義下的可悲奴役,在背誦與不斷機械式練習的堅實枷鎖突然鬆綁時,我看到的是許久未見的海闊天空。但在深入了解他們報告的形式之後,發現繳交報告確實也是門大學問:要如何將一個漫無邊際的現象或書本,切割成許多不同面向的問題?要如何利用已知的知識,以清晰的邏輯寫出具有說服力的論點?光是一堂科學課、一次簡單的實驗,要能回答出「實驗的相關原理」、「實驗目的」、「變因分析」、「結果推論」等問題,再將所有問題的答案建構成「實驗原理」和「問題與討論」兩大完整的篇幅。這顯然比臺灣的實驗記錄簿來的複雜且具挑戰性,畢竟除了考驗了科學邏輯之外,將破碎、獨立的問題有條理的以一大段文字清楚表達,也同時磨練學生的寫作功力。看似簡單的報告,其實一點都不簡單啊!

除了不同的報告之外,數學、中文與西班牙文就較為接近國內的上課步調,也就是老師和學生、教與學的角色,只是他們上課沒有課本、沒有習作,只需要一本筆記本、一個充滿求知熱忱的心即可。是啊,為何非得要有教科書的束縛?有了一支筆和一本筆記本,親手寫下來的知識總是比印在書上的文字來的深刻有力。

在教室之外,亦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足跡。

第二個星期的星期三,我們體驗了在臺灣從未接觸過的運動——板球。開始前的Foundation Training即以讓我這個過動兒開心不已,進入到正式比賽時更讓我熱血沸騰。當雙手虎口緊緊握住球棒時,對棒球的癡迷讓我在擊球瞬間下意識的拋下球棒,下意識的向右前方衝刺,卻迎來了澳洲體育老師的貼心「提醒」:在板球的世界中,帶著棒子跑是得分的先決條件,而跑壘方向也僅是單純的直線。我的拙樣不知被同學們拿來當作笑柄了好幾回,我……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啊……不過話說回來,就如同出發前的深切感受,「沒有體會過,不會知道真實的樣貌。」要不是有這樣揮汗淋漓的早上,板球大概只是不停擦肩而過的名詞而已吧。
打板球的8+9

這次的澳洲教育旅行,相較於四年前曾參與的印尼國際交流計畫,或許是國中與印尼的學校交情較為深厚,或許是我們僅在印尼的學校停留3天,或許是印尼校方大多安排非正式課程的活動,印尼的學生和老師普遍比澳洲校方來的熱情友善,在印尼也未能感受到強大的種族差異;但在澳洲,透過融入當地課程中,我們不僅能了解不同學制間的差異,也能以其為借鑑,調整自己的學習模式。在澳洲,我學到了「勇敢做自己」的學習方法,感受了重視原理與根本的科學態度,也默默在心中期許自己,別忘了要用閱讀等課外活動,澆灌那顆早已被教科書綑綁的心。

總之,在Calamvale,我們體驗了很不一樣的各種課程、參與了十分獨特的朝會活動、擁有來自不同地方的朋友們,著實是個令我大開眼界的教育旅行!


關於大大小小的Excursion

每逢有點類似校外教學的Excursion,我都異常期待。期待的原因可粗略分為三大點:一,能和一群熟悉的人共度歡樂時光,畢竟在學校和轟家,都不免感到孤單;二,能不用待在學校像個傻瓜一般,坐在那裡當個澳洲教育制度永遠的局外人;三,中午能吃到漢堡與三明治之類的午餐實在是太幸福啦!!!腦袋單純如我,就純粹是為了這三個原因,讓我在Excursion時總能玩得十分過癮。

大學參訪的部分,依序造訪了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Catholic University Griffith University三間大學。

UQ中的澳洲當地生態課程,看來是十分量身訂做的一套教材,將澳洲與同是海島國家的臺灣生態進行比較,並介紹了澳洲之所以擁有遺世獨立生態系統的原因和袋鼠跳躍動作中的學問。而在工程相關課程中,首先利用類似世界貿易遊戲的模式,與他國進行偽幣交易和協商,試圖以最低廉的價格完成濾水器;接著再以閱讀資料,分析各種拯救貧民窟缺乏能源問題的解決方案之利弊,並以海報呈現原理、優缺點與可行性;最後一堂課則運用木棍、馬桶吸盤、繩索與膠帶製作可使用的義肢。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源源不絕的笑聲、珍貴想法迸發的火花之外,更讓我驚奇的,這些知識雖僅是臺灣高中生腦中的基本常識,但正是這樣的腦力激盪,讓課本上的知識化成眼前能幫助人類解決問題的更多可能。
寶特瓶淨水器 ft.世界貿易遊戲


拯救貧民窟計畫

而在ACU的生物課程中,不若一般的解剖青蛙,非傳統的解剖小豬、觀察膝蓋骨等獨特體驗,以及各種生理學的小小測試,如旋轉後突然停止時眼珠的左右震顫現象、對一側瞳孔照光時另一冊瞳孔的縮小現象等,均是在教科書中從未聽聞,卻是十分有趣且生活化的科學。
冠狀動脈染色
轉得我頭好暈啊

Griffith University提供的電子工程講座即稍嫌生澀難懂,但生物自我探索活動仍相當精彩。在一池汙水中辨別不同的生物,運用顯微鏡觀察其特徵,並透過電子圖鑑找出物種學名、對環境的容忍度等資料,藉此推測此汙水的生態狀況。這樣由動手做以習得新知識的學習方法,雖可能耗時傷財,但對於記憶、理解確實是有幫助的。
顯微鏡下的淡水螯蝦

除了充實的大學端課程之外,星期六在Lone Pine餵袋鼠、抱無尾熊的新奇,讓漫長的排隊時間永遠是值得的;在布里斯本市區看到來自臺灣的「貢茶」招牌,大概創下了那家店有史以來談論價格的最大分貝數(在人家店門口說臺灣賣的有多便宜XDD);在UQ享受草地午餐,將湛藍的天空、立體的雲朵與嫩綠的草皮,和著美味的火腿起司三明治嚥下;在ACU古色古香的建築前留下青春的身影和說不完的笑話,都會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許多畫面。
有點重的無尾熊

低能群聲勢浩大
ㄕㄨ成功的草地午餐
2018, 我們在澳洲的日子

感謝

謝謝帶領我們的家隆哥和依彤老師,帶著18個糊里糊塗的小毛頭出國兩個星期,忙碌和壓力不言而喻。但兩位師長仍能面帶微笑、有條不紊的將每件事情打理妥當,讓我們在澳洲能玩得盡興,毫無後顧之憂。謝謝他們,辛苦了。

必須說,這次的澳洲之旅,有了這麼多瘋狂的同學相伴,真的很精彩、很難忘。大概是在轟家時沒有其他同班同學,每次在進行戶外活動之時總是莫名期待。永遠會有這麼一群人,不需要多加解釋便能對每個梗或笑話心領神會;永遠會有這麼一群人,無論在逛outlet、吃午餐、餵袋鼠時都能充滿歡笑;永遠會有這麼一群人,願意聽我無厘頭的抱怨和口沫橫飛的分享。謝謝他們。

感謝轟爸、轟媽、Chris, Daryl, Ming and Molly,讓我在澳洲有另外好幾個家。

感謝這兩個星期都沒有鬧脾氣的子宮。

感謝這美好的一切一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雄科班—新的開始

2019.07.12-17 2019台大醫學營 醫nside Out ——記那六日的夢想旅途

我,要當平凡人--雄中新鮮人自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