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2019.01.27 穿著潮褲去旅行——十七年歲的自我追尋

圖片
這次的隻身出遊,帶著點冒險者的勇氣和流浪者的瀟灑,攜著兩本隨手抽出的書、筆電、相機和手機,就這麼跳上了駛向臺北的高鐵。沒有任何教科書,因我打算完全卸下沉重的包袱,好好享受這個屬於我自己的小旅行;沒有任何行動電源和充電轉接頭,因我要告誡自己,既然已跨出生活圈,就別再徘徊於虛擬世界中。 天色還未完全亮時的華山 早早抵達似乎仍睡眼惺忪的華山 1914 文創園區,我拿著手機和相機,這一雙額外的眼睛。 一直認為攝影的世界是極為美好的,那門玩弄光影的學問著實是我心之所向,但似乎沒什麼本錢將昂貴的攝影器材入手,僅能在攝影的殿堂門外踱步。而這次的冒險旅程,沒有時間的壓力、沒有同儕的干擾,我便專注的將這兩個鏡頭當作我的另外兩扇靈魂之窗:相機的鏡頭伸向外在世界,讓我盡情探索不斷幻化的那些人事物;手機的鏡頭則照向自己,向自我的內心深處挖掘,挖掘屬於我的視角與美感,而那些是沒有框架也沒有對錯可言的。 沉甸甸的榮耀,不知是多少汗水匯流而成的? 之後利用兩個多小時,讓自己沉浸在中華職棒的半個甲子回憶中。一開始步入展區,一幕幕的職棒精彩畫面自電視機中一躍而出。或許是我年歲太輕,林仲秋、王光輝等名字只是記憶中的一小片段,但我能遙想,王光輝其實就是當年的陳俊秀,在最後一場例行賽才正式奪下打擊王寶座,而林仲秋便神似我們心目中的陳金鋒,在紅土上白色的框中以球棒寫記錄;但當陳金鋒穿著 La New 熊球衣在螢幕上揮棒時,我赫然發現,職棒三十年的長河中,必能在大人小孩的心中種下一小段情緣,哪怕只是一株翠綠的嫩芽,終將化作一棵茁壯的樹。撫觸著總冠軍獎盃的細緻刻紋、感受著其沉甸甸的重量,凝視著二十九減四個總冠軍盃,回味著每個精彩撲殺和大棒揮擊,端詳著三十年來從「萬人迷」王光輝、「棒球先生」李居明、「諸葛紅中」洪一中到「大王」王柏融的年度代表性人物,再再點燃著我對棒球的熱血與著迷。我不禁回頭問問自己:棒球對我而言的意義何在?它在我心中的地位一直是很崇高的,但是我只是個看球頂多六、七年的小球迷,為何我有必要對一顆顆紅線球這麼痴狂?也許是那個在紅土球上費力揮汗的態度吧,在這六七年間,陽耀勳血染白褲仍咬牙投球、陳金鋒打消炎針仍堅持上陣的精神都讓我歷歷在目。 古典和現代融匯且毫不違和的文房 草草吃過午餐,手握開著導航的手機,我緊張的沿臨沂街走著。最近不...

Rewind the Good Old Days: 笑中帶淚的科展記事

圖片
永遠用不膩ㄉ科展合照啦 站在高中和大學的隘口上回想科展這回事,儘管僅是一年多前剛結束的事兒,卻好像在凝望著從遠古時代透過來的火光,熒熒亮亮、若有似無。 【 1 st Mov: 選組】 「 科學研究需要嚴謹的態度和追求精確的精神,而生物組專題基本要求是能夠好好把一件事踏實的完成。 」 還記得在第一次科學班參訪時,與學姊們坐在同一個房間閒聊著專題研究的選組,當時的我這麼說,「除了數學組之外,其他的似乎什麼都可以」(這麼早就放棄數學那我也是很會選呢)。說實在,對於一個才剛踏入高中、完全沒有先修過的學生,就宛若電玩裡最基礎的角色,什麼怪物都還沒看過,握著手上寥寥可數的裝備卻仍然不知道要用哪一個的概念。 最初會想要無畏於老師嚴厲的警告加入生物組,美其名是因為自己很喜愛生物(好喔我現在還是脫離不出備審的魔掌),實際上大概也只是因為國中的自然學科競賽得了個生物的獎項罷了吧。不過我很確信的是,相較於多少會牽涉到數學運算的物理和化學,至少至少,生物一科對我來說負擔相對少了些,這一切看起來就又合理了起來。 儘管入組門檻真的是嚇人的高(養過動植物至少半年、入組前決定好研究題目並接受老師的詰問),老師也不斷提醒我們「生物組不是一般的機車喔」,但我們還是像群傻瓜般衝進這道荊棘牆了。現在實在是很感謝當時的自己,初生之犢不畏虎大抵上就是這種感覺吧。 【 2 nd Mov: 危機】 「 希望各位已經理解,專題研究是各位『自己』的研究,要確定這真的是自己有興趣的領域和主題,才會主動投入莫大的時間和熱情。請務必再確認,你為了『自己選的』領域和主題願意投入多少?還是只是單純應付老師的最基本要求?然後請重新做一次決定。 」 報了一個章節的《這就是生物學》(這本根本邪教)、看小適安被砲轟了好幾節課之後,我們一頭撞上了好多個山壁:原本如火如荼想要大幹一場的空氣鳳梨研究,除了在實驗方法上的不精確之外,空氣盒子在密閉空間中直接失能的問題,讓我們不得不含淚將這個題目放進棺材抬走;老師千叮嚀萬交代的實驗室鑰匙竟然憑空消失,尋尋覓覓仍然見不著它的倩影,大夥兒推託來推託去成為點燃老師心中那把火的引信;趕在五月底前把新的題目和時程規劃生出來(否則就要包包款款轉組去),雖然辦事效率因為有了火燒屁股的感覺而稍有起色,但同伴間的信任和合作也因為前些時候的紛紛...

2019。

圖片
對學測生來說,新的一年大抵上是要從一月十八之後起算。 也趁著學校開學延後造成的寒假大放送,仔細回味2019。 整體而言算是個收穫頗多的一年。闖蕩了各類不同領域的競賽活動,向外摸索出一些在這殘酷的現實中生存的活路;也經歷了很多心態上的跌宕波折,向內探問了自己心中最純粹、最真摯的企盼。 科展(2018.02-2019.04): 參見: Rewind the Good Old Days: 笑中帶淚的科展記事 年初將心神大量投入於科展之中,這過程實在是很辛苦,不知度過多少下午三點才吃午餐的日子,不知在秤量巨量藥品時唉聲嘆氣了多少回,也曾經在實驗室留到接近十一點,但看著說明書和海報從無到有的慢慢成形、逐漸完滿,一切的笑淚都匯成了涓涓細流,在青春的田畝中歡快的流瀉出躍動的音符。 穿著潮褲去旅行(2019.01.27): 參見: 2019.01.27 穿著潮褲去旅行——十七年歲的自我追尋 中間的寒假耍了小叛逆,出於對不能和夥伴回到青山的哀怨和忿懣,毅然獨自出走,到臺北展開屬於自己一個人的旅行。心頭的疑惑還是好多好多,而且總是和高鐵窗外的景色一樣在我腦海中一閃而過,但至少,坐在散發著檜木幽香的文房中翻閱著劉克襄的《十五顆小行星》,在華山文創園區裡透著陽光凝望那句「只有我們自己能決定自己的樣子」,讓我更有勇氣重新出發,更能坦然面對這個徬徨無依、極不完美的自己。 雄中雄女大露營(2019.03.14-2019.03.15): 帳篷偷渡客 說實在話對我而言不是什麼意義重大的活動。其一,充滿聯誼和跳舞的活動從來就不會是我的歸宿;其二,這樣集體處於邊緣狀態的兩天還占用到科展交件前的黃金時段實在是欠請公假。總之就這樣有意無意地變成末代大露營其中一員,而且見證了百八學長們對祈雨大會的虔誠,縱使不怎麼靈驗。少數值得記錄的事大約是肢障終於學會跳舞(雖然在舞台上根本沒人看得見)、居然不用和音樂班尷尬擠在同一個帳篷,還有半夜下雨趕快起來搭外帳。 智慧鐵人(2019.05.19): 拿到前5%的成績 但是我說 獎狀呢(X 雖然對自己隊伍沒有什麼實質貢獻,不過這樣的體驗真的很新鮮也很值得。不僅是對隊友們的強大嘆為觀止,也學習慢慢從忙碌中好好找到自己的定位,好好地做好自己能做的,好好的燃燒自己。 臺大醫學營(2019.07....

2019.07.12-17 2019台大醫學營 醫nside Out ——記那六日的夢想旅途

圖片
楔子──孤注一擲的盼望   高一升高二的暑假,理應是高中生涯最多彩的兩個月,我也希望自己除了為原住民小孩舉辦營隊活動之外,能參加一些營隊拓展自己的眼界。身邊的同學們對不少大學營隊躍躍欲試,有些人投身於化學競賽營隊,有些人想試試電機系的活動,更多人則對醫學營懷有相當的憧憬。我也不例外。只可惜,去年的我的生命閱歷還不夠豐富,在被模聯的Position Paper窮追猛打之時草草寫出的自傳並未受到營隊的青睞,於是與臺大醫學營擦肩而過。   高二升高三,披上了學測戰士的鎧甲,三月的我剛經歷科展的浩劫,還在掙扎著要不要再放手一搏?去年的我以備取11名作收,今年的我要不要再嘗試多努力一點點,去到自己很想去看看的地方?下定決心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後,著手起草我的自傳和參加動機。說實在,要不是為了參加臺大醫學營,我可能到現在還沒有機會回首過去兩年看似平淡實則豐碩的成長軌跡。花了幾個星期的膳打與修改,在報名截止的最後一天,戰戰兢兢的帶著信封、郵票和文件,把我滿滿的心血投入綠色郵筒中。   恰好在名單公布的四月,是段命運多舛的時日。一下子科展初審結果出爐,一下子科展複審比賽和頒獎,又有全民英檢中高級初試的成績揭曉,讓那段時間的我每天都緊張兮兮。還記得名單公布的那晚,約莫十一點多吧,看著粉專上面密密麻麻的名字,左腦尋尋覓覓自己的身影,右腦卻重複播映著去年看著名單的悵惘和失落。終於,瞄到熟悉的、破壞版面的單名,心中想起了久違的歡呼,好久好久沒有這樣充滿自信的微笑了,在進入這個競爭力極強的班級之後。真的。現在回想,好感謝當時牙一咬就著手撰寫自傳的自己,才有接下來六天充滿驚奇的旅程。 揭幕──六天的探索之旅 D1 大富翁--尷尬癌在第一天就直達末期w   第一天的活動量對我而言著實有些吃不消,或許是因為沒什麼在參加大學營隊的關係吧。然而聽說今天是最輕鬆的一天。   一開始進入小隊時,怕生的個性依然蠢蠢欲動,但感謝好多會自動打開話匣子的隊友們,讓我們在短短不到一天內就能熟悉彼此,一起天南地北的大聊特聊、開狼人殺。大富翁課程的設計真的有成功破冰,是我們小隊今日的最大共識,縱使我是操作股票方面的白癡,縱使一男一女要去戶政事務所登記結婚也很令人無言,但德國蟑螂一路賺到翻確實爽快,看著同伴們瘋狂贏大老二和炒股票也是一大享受。 D1 一般課程--這六天來最喜歡的個人...

從雄中到全國——作文,或許只是個形式,而生命,才是之所以需要提筆揮灑的核心價值

圖片
這篇,我想表達的,就僅是感謝,感謝,再感謝。 從校內賽、市賽到全國賽,一路上或許充滿荊棘,但如今驀然回首,那曾經荒蕪的土地上竟綻放了萬紫千紅。論努力及付出,我很確定的是,其實我是沒什麼資格享受如此盛景的,只能說,上天很眷顧我。(也所謂「出來江湖混總是要還的」,人生中有捨有得,大抵也是種趣味。自然就看開這次段考爆掉這件事了。) 約莫四、五月時分吧,默默的接受了國文老師的推薦,默默的以潦草的字跡、「反正也不會得名吧」的態度簽下了切結書,默默的思考要如何在兩三個星期內把之前寫作的手感找回來。於是,以此為藉口跑到圖書館借了朱天心的《擊壤歌》,一直很想看的一本書。爬梳朱天心在北一女度過的絢麗青春,咀嚼她多情的筆觸和豐沛的情感,雖無緣完成那本青春記事,但讀時讚嘆於那純熟的寫作技巧、細膩的觀察和體悟,於我而言已是滿足。 就帶著這本沒有看完的書的記憶,我站上了校內賽的戰場。 一個半小時度過,我只依稀記得,自己在前二十分鐘幾乎不知如何下筆,不知是無法緊握一個個快速飛馳的思緒?還是腦筋一片空白,毫無立足點可言?總之,這篇〈鑰匙〉雖讓我勉強撐過了三張六百字稿紙大關,但走出考場,前所未有的空虛與無助似乎硬生生的將我與作文繁花似錦的世界隔絕了。 結果,不到兩個星期,成績揭曉——第二名,第一名從缺。我那連自己都認為不知所云的曠世爛作,就這樣被釘在校內布告欄任人批評譏笑。好吧,縱使之前那張胡亂簽下的切結書並未註明第二名是否有義務參加市賽,但就這樣硬著頭皮去吧。 接下來,每次作文的練習,都是絞盡腦汁的搾乾,都是江郎才盡的掙扎。 科學班的暑假從不比平日更悠閒,為了作文市賽,被迫在滿滿的時間表中「硬擠」了一個撰寫作文的時段,才能給老師一些交代;當然,如此敷衍了事的態度也總是在批閱後的作文到手之後,將我的信心擊潰。凝視著滿江紅的批閱痕跡,細讀著老師對我作文的批判和建議,我害怕自己再也沒有勇氣提筆,我擔心自己會在滿山滿谷的教科書中喪失了上天曾賜予我的禮物。 這段時間的心情十分掙扎,課業表現並不理想的我,需要投入更多時間讀書、消化知識,眼前也有大大小小的自然科競賽想要嘗試,有龐雜的專題內容需要思考,大可以將此次作文比賽作為一個休閒活動便可;但,既然需要花這麼多時間練習作文,到底要不要把得獎當作我的目標? 我何嘗不想全力...

2018.09.14 臺南一中108級科學班成果發表會N8ture

圖片
原本以為從澳洲回來之後,早已把今年的快樂時光揮霍殆盡,沒想到,這天下午,我居然還有這麼多的福氣擁有數不清的笑聲。 成發啊,成發,什麼是最好的成發? 經歷了雄中、南一中和中一中,三所學校、五場成發的洗禮,我想問的是,一個所謂的「好的」成發,應該是什麼樣子? 專題內容,應以應用性高為重,抑或是應趨向對專業領域有所貢獻? 講演方式,應以專業術語將研究內容清楚表達,抑或是以淺白的語詞粗略描繪輪廓即可? 場地布置、手冊美編、成發服裝、串場影片,應要使人耳目一新甚至大聲激賞,抑或是只求簡潔、整齊? 一場成發,這麼多的面向,總會顧此失彼。 那,我們要的成發,會是什麼樣子? 明年此時,要記得回答過去的我拋出的這個問題。 青春吶! 熾熱的午后、熱血的高中生,織就了青春最錦繡的布幅。 誰會花個 30 分鐘,站在熙來攘往的前站,只為了搜尋晚餐覓食攻略? 誰會騎著好不容易借來的臺南公共腳踏車,雀躍的繞過台灣文學館、興奮的穿越永樂市場,耗費一個小時,最後卻發現,又回到了最初的臺南火車站? 誰會為了一碗度小月、一碗森茂碗粿、一碗「那個年代」,在赤嵌樓附近晃到九點多還不回家? 誰會為了一個同學的手機(和他的腎臟),從西門圓環用雙腳全力衝刺到府前路? 就是我們,一群瘋狂的高中生。 啊,這樣的晚上,這樣的青春,真叫人永生難忘。 欸,不要忘了,學測或指考過後,要衝一波環島喔。

2018.08.20-2018.09.01 The Trip to Australia

圖片
啟程 低能群成形(? @小港機場 八月二十日,拖著差點拖不動的十八公斤行李箱,回想起去年的這個時候——「(滑著 IG 限時動態)學長姐出國了耶~」「啊明年就換你去了啊」「蛤~可是還要考完六次段考欸,我會不會撐不到那個時候啊」 現在,手上緊緊握著反覆修改了好幾次的自製手冊(雖然在小港機場就弄丟了 = = ),拉著行李箱上的藍色吊牌,感覺一切都好不真實。出國兩個星期,會不會出什麼大事?在澳洲,會不會因為英文不夠好而面臨許多困境?對於這趟旅程,既期待又有些許畏懼,有著不少美好的想像卻又怕被一一戳破。 不過在還沒抵達澳洲之前,就有了很多獨特的回憶—— 第一次辦理快速通關。雖然省下了很多排隊時間,但沒能看到海關人員在護照上蓋個「出境」的印章,好像少了些出國的味道和熟悉感。 機票拿反QAQ @香港機場 第一次在香港轉機。只可惜有拍攝野夢成發影片的任務在身,不然應該好好見識見識這樣規模龐大的機場啊~除了有數不清元素的{登機門}集合,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為了要能在飛機上剪接影片,在登機門前死命地抓住能在香港機場使用網路的每分每秒。或許在外人眼中,我們就是一群可以為了達成目標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瘋子吧。 第一次感受在飛機有多難睡。待吃完有些難以下嚥的飛機餐,飲畢因同學惡作劇而顯得五味雜陳的蘋果汁,筆電的電量逐漸跌落至個位數,該是闔眼的時候了。不知是因為座椅無法躺平,抑或是第一次坐長途飛機的興奮未能消除,又或是飛機座椅實在過於堅硬,翻來覆去還是不得安穩入眠。 總之,澳洲時間六點多,睜眼看著電視上的飛機圖騰已經蓋過了 Great Barrier Reef 的字樣,我告訴自己: 這將是我第一次踏上澳洲的土地,或許也會是最後一次。接下來,要放亮我的雙眼,洗淨我的靈魂,感受這自然的輕聲細語。 關於轟家 一開始的確對轟家有些許希望破滅的失落。 自馬來西亞移民的轟家,為了要讓孩子們擁有雙語環境,規定孩子們在家中要以中文交談。麻煩來了,我應該要入境隨俗,尊重他們的教養方式,還是和轟家說明我想要以英文做溝通的需求?一開始的我選擇了前者,但當天晚上即開始懊悔了。花費了不少錢踏上這塊異鄉土地,卻過著與台灣無太大差異的生活,值得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吧。但我卻懦弱的一直到三天後才開口。所幸轟媽爽快的答應...